为什么不能用“谐音法”学外语

家庭成长社群《2.13 学习的真相–记忆容量》学习笔记

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,总是记不住英语的发音,于是,就迷恋上了谐音记忆法。

比如:

ambition(俺必胜)–雄心

pregnant(碰了个男的)–怀孕的

merchandise(摸钱袋子)–商品

job(找吧)–工作

当时英语老师,非常反对我们这么做。 在大学里学俄语时,也用谐音法记单词。俄语老师也强烈反对这样做。

后来的感受是:这种谐音法,当时是一时爽,容易记住单词,但是后来后患无穷:阅读、口语时,还需要再谐音转换一次,更要命。

今天听完这节课,才从生理学的角度上理解:为什么不能用谐音背单词。

对人类的大脑皮层来说,记忆的核心并不是信息本身,而是信息之间的关联。 知识是由信息构成,但是信息的陈列,无法构成知识。 就像房子是由砖头建成,但是一堆砖头放在那里,不会自动成为房子。

我们无法往大脑里,强塞更多信息,来让我们更聪明,更有学识。因为那一堆信息毫无关联,更会加重大脑的负担。

那些记忆大师,都不是顶尖的科学家、思想家。

课程中提到的能背100万位圆周率的乌克兰人安德烈·斯卢沙齐克博士( Слюсарчук, Андрей Тихонович),被发现医学博士文凭是他自己伪造的。

那位能背诵小数点后5万4千位数字的秋良原口,是一位精神科顾问。

所以,尽量不要建立不必要的关联(不要用谐音法建立不必要的关联)。

最佳的记忆法,只有死记硬背。

提高记忆的手段:不断扩大知识量。 知识网络越大,新节点更容易与其它产生连接,记忆就更容易。

全站侧栏

近期文章

发表评论